陈东帆 官方网站

http://chendongfan.zxart.cn/

陈东帆

陈东帆

粉丝:3012137

作品总数:159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陈东帆 | 艺术简介陈东帆,字半儒,号一帆、半儒先生,斋名半边楼。1970年生于安徽旌德一个农村家庭。年少时不思学业,所以无缘于专业院校。心在书法,却无人教导,只能看书临帖,自行揣摩。好在笔耕不缀,虽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一个外乡人的厦门文化情结


 / 陈东帆

 

丙戌初春,我收拾行囊,从徽州府南下,一路千里越山看,不日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——鹭岛厦门。自下火车的那一刻起,即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。皖北草皆黄,闽南山仍翠,花开满城,真不愧为“海上花园”。

 


陈东帆 | 《凤栖梧·登山》 | 45x180cm | 行书 | 2011年

 

接下来一个月,手拿地图,串街走巷,登山揽胜,焚香拜佛。在骑楼下听闽南语的《爱拼才会赢》,品尝地道厦门小吃,更是惬意。直到把厦门二十名景转了一圈,才真正体会到厦门的美,遂成词一阙:

 

《凤栖梧·鹭岛风光》

 

金榜钓矶凌空伫。鼓浪洞天,皓月雄风舞。东环望海生明月,太平石笑傲千古。

筼筜夜色鸿山雨。五老凌霄,天界闻钟鼓。金山松石人不老,云顶山上看日出。

 

我心一横,不走了!

 


陈东帆 | 《凤栖梧·登仙岳山有感》 | 116x164cm | 行书 | 2015年

 

寒暑交替,时光荏苒,转瞬移居厦门已是近七载。美丽的鹭岛风光,闽南的禅茶文化,给予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,二百余首诗词应运而生,560米《红楼梦》小楷书法长卷也一挥而就。

 

久居厦门,感受最深的是厦门人的功夫茶。厦门人爱泡茶,且爱泡乌龙茶。厦门大街小巷茶店林立,每年海峡两岸的斗茶活动更是热闹非凡。大到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,小到寻常百姓家,茶具是必不可少,茶道是必须会的。人来客往,耳闻目濡,我俨然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品茶人了。但是,心里一直为缺一把趁手的紫砂壶纠结。

 


 

 

壬辰初夏,为打开心结,闲逛于厦门市中山公园东门对面的“陶醉轩”,琳琅满目的紫砂壶让我大开眼界。突然,一把犹如白鹭飞翔的紫砂壶闯入我眼帘。这把壶的壶把与壶嘴形成一体,壶把曲行而上,逐渐收细,极似白鹭振翅,而三弯流的壶嘴俨然白鹭的细长尖喙,看上去就像一只飘逸的精灵。扁腹壶身圆润厚重,与高颈宽沿的壶盖合为一体,真是一把“福”气满满的壶。

 

稳重的壶身,灵动的壶把,虚实相融,让我爱不释手,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知音。店员见我唏嘘不已,走过来轻声说,这把壶是陶醉轩主人王金龙先生的新作。我忙请他引荐主人。

 

王金龙告诉我,这把刚刚定型的壶叫“福鹭”,是他历时四五年的心血。白鹭是厦门的市鸟,与三角梅、凤凰树一样,是厦门的标记。他喜欢精灵一般的白鹭,而“鹭”与“禄”同音,“壶”与“福”谐音,“福”代表福建,“鹭”代表厦门,因此定名为“福鹭”。

 


陈东帆 | 《凤栖梧·鹭岛风光》 | 34x138cm | 行书 | 2011年

 

王金龙是地道的厦门人。与闽南人一样,从小就爱泡茶,及至年长,更是对紫砂壶泡茶情有独钟,于是在十多年前开了这家陶醉轩。与其他的茶具店不同,陶醉轩只卖紫砂壶,既卖别人的作品,也自己设计制作紫砂壶。陶醉轩还是厦门第一家纯手工制作紫砂壶的门店,他每次都是自己到宜兴去购买原矿紫砂。

 

王金龙不仅喜欢唯美的东西,在他看来,紫砂壶首先是泡茶的器皿,因此实用性是第一位的。但如果只有实用性而缺少艺术性,则至多是一件商品,不会成为藏品。而这把外形让我为之一振的“福鹭”,其实是王先生把紫砂壶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。此前,他还设计制作了以三角梅、鼓浪屿日光岩、太平石笑等厦门标记为文化符号的系列紫砂壶。他把对厦门的爱,把他对闽南文化的理解,把他的个性和情感,都融入到他所设计的每一把紫砂壶作品中。

 


陈东帆 | 《红楼梦》 | 238x53cm

 

“一心无累行将老,万缘放下品茶香”。我,一个外乡人,来到厦门这座城市,并深深地为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所浸染。前些时,曾去拜访一位老厦门人——庄亚美,她已七十八岁高龄。跟她聊天时,她是一半普通话一半闽南语,还时不时冒出几句“闽南谣”来,这让我兴趣徒增。后来才知,庄阿嬷只读了三年私塾,七十岁时才学国画,去年她还创作了一幅9米书法长卷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她的即兴闽南语顺口溜《中秋博饼斗阵走》更是上了两次厦门卫视。我在想,隐没在街角的陶醉轩显得毫不起眼;在360多万厦门人当中,王金龙、庄亚美也许微不足道。但他们在坚守什么?他们在传承什么?

 


陈东帆 |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 | 50x30cm | 小楷 | 2012年

 

这些年,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,大量外乡人或来厦门游,或移居厦门。许多古老的建筑、传统的文化正在慢慢消逝。有学者说,“如同个性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表达方式一样,城市的生命力也是依靠城市个性来维系的。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发育越是成熟,历史文化的积淀越是深厚,城市的个性就会越突出,城市的品位也就会越高,特色就越鲜明。”如果每个人都用他们自己的眼睛、思想,从城市的各个角落,阅读这座城市的特殊文脉和历史印记,用他们的行为、追求,承继这座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生活态度,这座城市的魅力,这座城市的品位,必定更有吸引力,更有生命力。

 


陈东帆 | 《归隐》 | 69x69cm | 行书 | 2015年

 

在我内心,我接受多元化的厦门,但不愿意看到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在厦门发生。

希望以庄阿嬷等为代表的闽南语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!希望王金龙紫砂壶上的那只白鹭,飞翔在每一个厦门人的心里!

 

作者简介:

 

陈东帆,安徽旌德人,现居厦门。厦门高书画院院长、厦门市高登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、厦门硬笔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厦门市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。560米《红楼梦》小楷书法长卷创作书家。

 

备注:

《中秋博饼斗阵走》(闽南话顺口溜)

 

庄亚美


厦门中秋好稀奇,大家博饼真趣味;
这是郑成功建议,打了胜战真欢喜;
战士朋友亲兄弟,中秋博饼看月圆;
博着一秀总是喜,博着二举也可以;
博着三红心欢喜,博着四进算满意;
四进那不出,状元罗落骨;
博着对堂笑味味,博着状元真福气;
奖到汽车全家喜,台湾同胞亲兄弟;
大人囝仔围碗墘,博饼娱乐胜过年;
每逢佳节倍思亲,中秋佳节盼团圆;
盼和平,盼统一,炎黄子孙大团圆;
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;
闽南人,不输城,爱拼才会赢;

年年中秋节,博饼娱乐斗阵果来走。